当前位置: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学校新闻 > 周济:把促进教育公平作为国家基本教育政策

周济:把促进教育公平作为国家基本教育政策

来源:杨凌高新小学  作者:过客  日期:2007-10-10
近年来,全国教育战线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教育优先发展,巩固成果,深化改革,提高质量,持续发展,普及和巩固义务教育,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着力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努力办好让人民满意的教育。近日,记者就促进教育公平话题,采访了教育部部长周济。
把促进教育公平作为国家基本教育政策
——访教育部部长周济
  教育涉及千家万户,惠及子孙后代,是体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的重要方面。教育公平是重要的社会公平。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坚持教育优先发展,把促进教育公平作为国家基本教育政策,努力使教育体现出最大的社会公平,让所有的孩子都能圆上学梦,都能上得起学、上好学。
努力保障人民群众享有接受良好教育的机会
  周济说,人民享有接受良好教育的机会,是党的十六大确立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教育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石,是提高全民族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的基本途径。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要求我们以科学发展发展观统领教育工作全局,促进各级各类教育全面协调发展,努力保障人民享有接受良好教育的机会,这是最大、最重要的教育公平,也是办好让人民满意的教育的必然要求。
  周济指出,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世纪之交,我国教育事业发展实现了历史性跨越,成绩巨大,改革取得了突破性进展,方向正确,为数以亿计的青少年学子提供了有可能改变他们一生命运的机会。他强调,学习贯彻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过去这些年,按照普及和巩固义务教育、加快发展职业教育、着力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要求,我们把发展农村教育摆在重中之重的战略地位,大力推进西部地区实现“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全部免除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杂费,建立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积极推动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把发展职业教育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重点发展中等职业教育,努力健全覆盖城乡的职业教育和培训网络;切实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加快教育教学改革,相对稳定招生规模,加强高水平学科和大学建设,等等。所有这一切努力,都是为了统筹城乡、区域教育的协调发展,统筹各级各类教育的协调发展,统筹教育发展的规模、结构、质量,从根本上来说都是为了促进教育公平,努力保障人民群众享有接受良好教育的机会。
  周济说,近年来,在党中中央、国务院领导下,在全社会的关心支持下,我国教育事业迈出新的步伐,取得新的进展,呈现出新的气象,做出了新的贡献。
  第一,我国正举办着世界上最大规模的教育,为现代化建设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2006年,全国有2.6亿学生,1400多万名教职员工,62多万所学校,遍布全国的城市和农村。这个体系的建立和不断完善,不仅保障了人民群众享有接受教育的机会,而且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加速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了强有力的人力资源保证。
  第二,各级各类教育入学率进一步提高,国民受教育机会进一步扩大。2006年,小学学龄儿童净入学率达到99.3%,比2002年提高0.7个百分点;初中毛入学率达到97%,比2002年提高7个百分点;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达到59.2%,比2002年提高16.4个百分点;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22%,比2002年提高7个百分点。学前教育进一步发展,毛入园率达到42.5%。
  第三,国民受教育水平进一步提高,人力资源开发水平明显提升。目前,我国国民人均受教育年限达到8.5年,新增劳动力平均受教育年限提高到10年以上。全国总人口中有大学以上文化程度的已达7000多万人,从业人员中有高等教育学历的人数已位居世界前列,我国正加速完成从人口大国向人力资源大国的转变。
  第四,教育发展为提高国民素质,为科技创新、经济增长和社会进步做出了重要贡献。各级各类教育持续协调发展,为现代化建设各行各业输送了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和大批专门人才;高等学校成为基础研究的主力军、高新技术研究的重要方面军和科技成果转化的强大生力军,为繁荣和发展哲学社会科学、推动理论创新和促进先进文化建设做出了重要贡献。
  我国义务教育已经进入到全面普及和巩固提高的新阶段,面向人人的职业教育在改革创新中加速发展,高等教育实现了从精英教育向大众化教育发展,整个教育事业欣欣向荣、充满生机和活力。各级各类教育的持续协调发展,现代国民教育体系的不断完善,不仅使所有孩子有学上、能够接受义务教育,而且使广大城乡青少年有了上大学、接受职业教育的机会,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做出了重要贡献。
建立健全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体系
 保证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能够上得起学、能够上好学,是促进教育公平的重要方面。周济强调,促进我国教育事业持续协调健康发展,必须认真研究解决教育改革发展中的一些深层次问题,其中重要的一条是切实解决好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资助问题。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资助工作。为确保困难家庭子女接受义务教育,国家通过建立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和贯彻实施新的《义务教育法》,将农村义务教育经费全面纳入公共财政保障范围,全部免除义务教育阶段学杂费,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免费提供教科书并补助寄宿生生活费。这项深得民心的“两免一补”政策,2005年首先在592个国家重点贫困县实施,2006年在西部农村和部分中部农村地区实施,2007年春季开学时在全国农村全面实施,惠及1.5亿农村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学生。农民的教育负担得到切实减轻,平均每年每个小学生家庭减负140元,初中生家庭减负180元。广大农民群众高兴地说,“种田不纳税,上学不缴费,农民得实惠,和谐好社会”。
  与此同时,国家还不断加大了对非义务教育阶段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资助力度。在职业教育阶段,设立了中等职业学校国家助学金;在高等教育阶段,初步形成了奖、贷、助、补、减有机结合的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体系。这些工作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但是还不够,需要进一步改进和完善。
  温家宝总理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郑重宣布:从今年新学年开始,在普通本科高校、高等职业学校和中等职业学校建立健全国家奖学金、助学金制度;同时,进一步落实国家助学贷款政策,使家庭经济困难学生都能上得起大学、接受职业教育。这是继全部免除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杂费之后,促进教育公平的又一件大事,充分体现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是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行动,意义重大,影响深远。
  对新的资助政策体系,周济认为,概括起来可以用一句话表述,即:“每年资助500亿,受助学生2000万”。具体地说,今后每年用于助学的中央和地方财政投入、学校安排的助学经费将达到500亿元,受助学生约2000万,其中包括400万大学生和1600万中职学生。他指出,新的资助政策体系遵循“加大财政投入、经费合理分担、政策导向明确、多元混合资助、各级责任清晰”的原则。我国高等教育从此形成了国家奖学金、国家励志奖学金、国家助学金、国家助学贷款和勤工助学等多种形式的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体系。中等职业学校形成了国家助学金,学生工学结合、顶岗实习、半工半读,学校减免学费等多种形式的资助政策体系,国家助学金将资助所有接受中等职业教育的全日制在校农村学生和城市家庭经济困难学生。
  周济说,为了推进新的资助政策体系的落实,最近几个月,按照中央的部署,财政部、教育部积极配合,地方各级政府采取了一系列切实措施,各高等学校、中等职业学校做了大量工作。目前,新的资助政策推进工作顺利,各方面反映良好。他充满信心地表示,新的资助政策体系的建立,将使所有家庭经济困难学生都能上得起大学,接受职业教育。让所有孩子都能上得起学,都能上好学,这个目标一定能实现。
  周济说,着眼于促进教育公平、办好让人民满意的教育,近年来,教育部门坚持从严治教、规范管理,高度重视和采取切实措施,下大力气解决好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教育热点、难点问题。
  坚决治理教育乱收费,学校收费行为得到不断规范。在全国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全面推行“一费制”收费办法,在实施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的地区,除按规定标准收取课本费、作业本费和寄宿生住宿费外,严禁出现“一边免费,一边乱收费”的现象。进一步规范了高等学校收费政策,高校学费和住宿费标准稳定在2000年水平上。对公办普通高中招收“择校生”,严格执行限人数、限分数、限钱数的“三限”政策。同时,普遍建立了教育收费公示和听证制度,广泛接受社会和群众监督,教育乱收费现象得到有效遏制,人民群众对教育行风评价明显好转。
  全面实施高校招生“阳光工程”,得到社会广泛好评。建立和完善了“全程公开、信息透明、接受监督”的招生工作体系和工作机制,加强了对招生工作的监督检查,严格招生工作纪律,招生乱收费、违规录取和中介诈骗等问题得到有效遏制,确保了招生录取工作的公开、公平、公正。同时,还深入开展了高考移民、独立学院、民办高校、中外合作办学、中介诈骗等专项治理工作。高校招生“阳光工程”的实施,有效地解决了招生中存在的突出问题,考生、社会投诉率大幅度下降,群众、社会满意度大幅度提升,成为教育战线落实公平公正的民心工程。
  切实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积极促进他们充分就业。近年来,高校毕业生总量大、增幅持续攀升。在社会就业总体形势严峻的情况下,努力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进一步建立和完善了毕业生就业制度、管理制度、政策体系、服务体系和工作机制,为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提供更多的机会和更好的服务。广大高校毕业生唱响了到基层、到农村、到西部、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建功立业的时代强音,涌现了一批服务基层、扎根基层,茁壮成长的优秀分子。高校毕业生离校时就业率连续多年保持在70%左右,实现了就业人数的持续增长。
  建设安全健康文明的和谐校园,确保青少年学生安全健康成长。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引领,广泛开展了创建平安校园、文明校园、健康校园活动,不断激发校园活力,凝聚师生合力,为师生创造安定有序、和谐融洽的学习、工作、生活环境,营造团结和睦、健康向上的校园氛围。认真落实学校安全责任制,进一步加强了学校安全管理和安全教育,积极推动全社会关心支持和谐校园建设。坚持稳定压倒一切,切实维护了学校安全稳定,维护了教育系统稳定。
  2007年8月31日,胡锦涛总书记在全国优秀教师代表座谈会上发表了重要讲话,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国务院对教育事业的高度重视,对广大教师和教育工作者的亲切关怀。讲话高瞻远瞩、高屋建瓴,是指导我们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事业的纲领性文献,是新时期全党全社会坚持教育优先发展、实现教育事业又好又快发展的动员令,是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办好让人民满意的教育的行动指南。
  周济说,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我国教育正站在一个新的历史起点上。我们一定要紧密地团结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以科学发展观统领教育改革与发展全局,坚持教育优先发展,着力促进教育公平,努力办好让人民满意的教育。